诗词的八个写作特点
(一)对比 对比是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或情理互相对照,使其中某一方面的特征更加明显,更加突出。对比有正反人物的对比。在张孝祥的《六州歌头》中,宋统治者、投降派与中原百姓形成鲜明对比。统治者“干羽方怀远,静烽燧,且休兵”;投降派“冠盖使,纷驰骛,若为情”;中原遗老“常南望、翠葆霓旌”。有不同场面的对比。姜夔《扬州慢》极写昔日之繁盛,今日之残破;昔日之珠帘乡幕、青楼歌馆,今日之废池乔木、波心冷月。在陆游的《诉衷情》中,作者过去是“匹马戍梁州”,现在是“尘暗旧貂裘”。有的是实虚对比。在秦观的《鹊桥仙》中,作者将天上与人间进行对比:从会面讲,天上是七夕“相逢”,人间可相逢“无数”;从时间上讲,天上是“朝朝暮暮”,人间是永远“久长”。李白《古风》(其十九)中,将天上美妙仙境与人间流血遍地对照,形象生动。杜甫的诗歌常用对比,其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更是对比鲜明形象的名句。 有的诗词是通篇对比。如王粲《从军诗》(其五),前后两个部分一一对应,通过荒土和乐土的对比,表现了诗人反对军阀混战,向往幸福安定生活的愿望。陶渊明《饮酒》(其四):“栖栖失群鸟,日暮犹独飞。徘徊无定止,夜夜声转悲。厉响思清远,去来何依依。因值孤生松,敛翮遥来归。劲风无荣木,此荫独不衰。托身已得所,千载不相违。”全诗前六句极写孤鸟的失意、失群、不安,将其窘迫处境写得淋漓尽致,后六句写鸟得青松所栖而千载不离,极尽其能事,前后对比,突出地表现了境遇之可贵。高适《燕歌行》中,将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进行对比,将士兵的效命苦战与军官的纵情声色对比,其中“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帐下犹歌舞”,对比极为鲜明。白居易《村居苦寒》,前部分写农民的苦寒,后部分写诗人自己的舒适,将农民生活与自己生活进行对比,表达了“自问是何人”的慨叹。白居易《轻肥》将两种不同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,让读者通过对比得出结论。李煜《破阵子》上片极言太平景象,下片极言被俘后的凄凉悲苦,上下对比,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哀愁。李清照《清平乐》写赏梅的不同感受,将赏梅而醉、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种不同感受进行对比。王令《春游》:“春城儿女纵春游,醉倚层台笑上楼。满眼落花多少意,若何无个解春愁?”在盛与衰、热闹与孤独、欢乐与悲愁的对比中,传达出诗人的独特感受。赵师秀《约客》:“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”前两句的热闹与后两句的寂寞成鲜明的对比,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。 有的诗词抓住关键处进行对比。皮日休《橡媪叹》“吾闻田成子,诈仁犹自王。吁嗟逢橡媪,不觉泪沾裳”,诗人将统治者与假仁假义的田成子进行对比,而不是同古圣先贤对比,表示统治者连田成子都不如,连假仁假义都没了。王安石《河北民》“汝生不及贞观中,斗粟数钱无兵戎”,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和唐代贞观之治的强盛富裕相比较,表示了对政局的不满。 有的诗词中不只一个对比。如孟浩然《洛中访袁拾遗不遇》:“洛阳访才子,江岭作流人。闻说梅花早,何如北地春。”诗中有两个对比:用人对比,“才子”成了“流人”,表示不平;用地对比,岭外虽好,不如北地,表示伤感。 有的诗词中运用多种手法对比。于憒《辛苦吟》:“垅上扶犁儿,手种腹长饥。窗下投梭女,手织身无衣。我愿燕赵姝,化为嫫母姿。一笑不值钱,自然家国肥。”前四句运用推理对比,本来耕地男儿和织布妇女应有饭吃、有衣穿,但实际却相反。由读者根据条件推理对比,表现了下层人民在食、衣方面的不合理。后四句运用转化对比,诗人想象燕赵美女成为貌丑有德之女,千金也不会用以买笑,社会风气自然变好。 (二)主宾 常见有三种手法:一是对句中的主宾。如晏殊的《浣溪沙》主要是对往事的感伤,因此词中的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,前者写“去”是本意,是主;后者写“来”是余文,是宾。作者不单是写“去”,还接着写“来”,以“来”烘托“去”,比只写“去”更浓挚。二是句子中的主宾。柳永《雨霖铃》中的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”,前面两句是宾,衬托后一句主。三是片中主宾。辛弃疾《水龙吟》中的“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、季鹰归未?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”,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思想。前面“休说”两句和“求田”三句是宾,起反衬作用,后面“可惜”三句是主,表现了英雄迟暮之感,为前面作结,前面各种感情都是由此而出。 (三)用典 诗词中多用前人语句、神话传说、历史故事等成语典故,以扩大诗的含量,使寓意更加含蓄深刻。有的点化前人语句,如张元幹《贺新郎》中的“肯儿曹恩怨相尔汝”,点化了韩愈《听颖师弹琴》中的“昵昵儿女语,恩怨相尔汝”。姜夔《扬州慢》中的“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”,点化了杜牧的“豆蔻梢头二月初”、“贏得青楼薄倖名”的诗句。有的是引用神话传说,如张孝祥《六州歌头》中的“干羽方怀远”,即借用相传舜用舞干羽的方法感化苗民,来讽刺朝廷。有的引用历史故事,如范仲淹《渔家傲》中的“燕然未勒归无计”,即以东汉窦宪追北单于至燕然山后勒石纪功的典故,点出作者志在立功边塞之意。陆游《诉衷情》中的“当年万里觅封侯”,暗以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,表达了作者当年戍边的壮志豪情。李商隐《锦瑟》中间两联“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”,全部用典,由于读者对典故所表达的思想看法不一,因此对此诗的题旨众说纷纭,使全诗更加扑朔迷离。有的用古代经典中的典故,如嵇康的《幽愤诗》几乎通篇用典,且多出自经典名篇:如“子玉之败”出自《左传》;“民之多僻”、“惟此褊心”、“匪降自天”、“堪唱鸣雁”出自《诗经》;“仰慕严郑”、“万石周慎”等出自《汉书》;“善莫近名”出自《庄子》。 有的诗词将用典与句法运用巧妙结合,天衣无缝。钱惟演《无题》(其一):“误语成疑意已伤,春山低敛翠眉长。鄂君绣被朝犹掩,荀令熏炉冷自香。有恨岂因燕凤去,无言宁为息侯亡?合欢不验丁香结,只得凄凉对烛房。”“春山”用卓文君“眉色如望远山”(《西京杂记》)之娇美的典故;“低敛”用西施患心痛时,以手捧心,眉尖若蹙的典故,一句合用两典,形象地表现出佳人的可怜情态。三、四句用《说苑》中记鄂君举绣被而覆之,《襄阳记》中记荀令衣带生香的典故;五、六句用《飞燕外传》中所记赵飞燕私通家奴、《左传》中所记息夫人年不言的典故,表明幽思之意。用典将女子的爱情纠葛表现得千折百回。 有的诗词虽用典,却能另翻新意。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“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”,诗人巧妙地运用了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中的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”,但另翻新意,用“垂钓者”暗喻当朝执政的张丞相,表达了要求援引的心情。 (四)寄托 寄托就是托景物或事件来寓意,“有寄托人,无寄托出”指出了寄托两个方面的特点:一方面要有托意,要有表意的形象或境界;另一方面指作者的托意和他所借以表意的形象要彼此交融,浑成一体,要让读者从作者所构的艺术境界中得出作者的用意。常用的寄托有: 1.以物寄托。在晏殊的《浣溪沙》中,作者用“花落去”、“燕归来”寄托了对往日的深沉怀念。在贺铸的《鹊桥仙》中,作者用半死的梧桐、失伴的鸳鸯,寄托了自己失去老伴后的凄凉哀愁。 2.以浅寄深。在苏轼的《定风波》中,作者用自己不在乎自然界的风雨,寄托自己不在乎任何政治上的风雨,在逆境中保持怡然自得的精神状态。 3.以古寄今。在辛弃疾的《摸鱼儿》中,作者用历史上陈皇后遭嫉,玉环、飞燕得宠的故事,寄托了自己被压抑的苦闷和对朝廷的不满。 4.以虚寄实。在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中,作者用对虚拟仙境的向往和最终又留恋人间,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热爱。在秦观的《鹊桥仙》中,作者用牛郎织女在七夕相逢时的美满幸福,想起他们离别时的依依不舍,最后更表现了他们的彼此相慰,写出了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的名句,寄托了作者希望人间充满爱情的愿望。 (五)转折 1.层层递进。在张孝祥的《六州歌头》中,作者在上片用“望”、“追想”、“看”构成三个转折,一层深于一层地表现了中原陷落后的凄凉和敌人的猖狂。在陆游的《诉衷情》中,作者的感情由激昂豪迈,转为感伤悔恨,再转为愤恨悲凉,情绪由高到低,层层转下。在辛弃疾的《摸鱼儿》中,作者在上片将对春的感情层层递进:由惜春转为留春,最后怨春。 2.跌宕起伏。在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中,作者的感情如大江之澜,上下起伏。作者先是对现实感到抑郁苦恼,接着又转为极为眷恋现实,接着又转为对现实的恼烦,最后再转为对现实的旷达乐观。 (六)理趣 用诗来说理,又要有诗味,就要在描写的景物中含有理趣。苏轼《题西林壁》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通过庐山形象,表明人们往往因身陷其中而看不到事物的真相。陆游《游山西村》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通过对山间水畔景色的描写,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。苏轼《水调歌头》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,通过对月的描写,点出连大自然的事物也有缺陷,人的悲欢离合也就不奇怪了,表明了对人事的达观。 (七)诗眼 “诗眼”即在诗词中起统摄作用的字。有时诗眼可从题目中获得。如谢眺《落日怅望》,全诗充满人生哲理,而题目“怅”,是笼罩全诗浓郁的氛围;“望”,是贯穿全诗的主线,一切都因“怅”而染上悲惋色调,一切又都因“望”而摄人笔中,所以“怅望”二字是全诗的“诗眼”。王勃《咏风》诗中,第六句“有情”二字应为诗眼,上面从“有情”写风“加我林壑清”,下面因“有情”赞风“为君起松声”。杜甫《兵车行》中,“点行频”是全篇诗眼,因为一切都是因“点行频”而引起。诗眼有时放在后,如戴叔伦《转应曲》:“边草,边草,边草尽来兵老。山南山北雪晴。千里万里月明。明月,明月,胡笳一声愁绝。”其“愁绝”为全词的词眼,因为词中一切,都是为“愁绝”而派生的,都是为了烘托“愁绝”。诗眼有时在第一个字,如岳飞《满江红》“怒发冲冠”,其第一个字“怒”为词眼,全词以“怒”贯穿始终,成为主旋律。 (八)扬抑 或欲扬先抑,或欲抑先扬,无论先扬或先抑,都是为下面先造足势。赵令畤《菩萨蛮》:“春风试手先梅蕊,硕姿冷艳明沙水。不受众芳知,端须月与期。清香闲自远,先向钗头见。雪后 燕瑶池,人间第一枝。”三、四两句先抑后扬,三句讲梅花不被看好,四句即称只有月亮才配与梅花做伴,抑扬之间,表现了对梅花的赞叹。康与之《菩萨蛮令》:“龙蟠虎踞金陵郡,古来六代豪华盛。缥凤不来游,台空江自流。下临全楚地,包举中原势。 可惜草连天,晴郊狐兔眠。”上片前两句扬,后两句抑;下片前两句扬,后两句抑。全词大起大落,表现了词人心潮的跌宕起伏。杜甫《前出塞》(其六):“挽弓当挽强,用箭当用长。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杀人亦有限,列国自有疆。苟能制侵陵,岂在多杀伤。”前四句讲练兵用武和克敌制胜,后四句讲节制武功,力避杀伐。前面是扬,后面是抑。
【重要提醒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