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粲<七哀诗>
七哀诗(其一) 作者:王粲 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 复弃中国去,委身适荆蛮。 亲戚对我悲,朋友相追攀。 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。 路有饥妇人,抱子弃草间。 顾闻号泣声,挥涕独不还。 未知身死处,何能两相完? 驱马弃之去,不忍听此言。 南登霸陵岸,回首望长安。 悟彼下泉人,喟然伤心肝。 鉴赏: 本诗选自《王侍中集》。“七哀”,表示哀思之多,是当时的乐府新题。王粲有《七哀诗》三首,非同时所作。此为其中的第一首,为他前往荆州避难,离开长安之时所作。当时长安正遭到董卓部将李傕、郭汜纵兵作乱,“长安老少,杀之悉尽,死者狼藉”。(《三国志·魏书》)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情景。 诗的开篇四句,诗人愤慨地指出西京长安的社会秩序已经乱得毫无法纪,李傕、郭氾等乱军就像豺虎一样给人民制造祸患。在这种情况下,诗人不得不再次离开中原,前往荆州托身。“中国”,指当时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;“委身”,寄身,托身;“适”,往。接下两句写离开时送别的情景:亲戚对着我悲伤,朋友们追着拽着,依依难舍。以上六句写出了离开西京的原因,前往何地和离别的情景,充满着愤慨悲哀。 以下八句写出门路上所见:“出门”两句泛写出门路上所见。诗人没有看到别的,而只见到白花花的人骨遮盖着平原土地,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军阀混战杀人之多。诗人的愤怒之情,不言而喻。接下由泛写平原景状,转而集中写一妇人。这个在路上的妇人,把抱着的孩子丢弃在野草之中,听到孩子的哭声禁不住回过头去看,看后流着眼泪独自走了再不回来。诗人写出妇人丢弃孩子,又不忍心回头看孩子,最后又忍心走开的复杂心理过程,显示她丢弃孩子是迫不得已的。“未知身死处,何能两相完?”就是这个妇人说出的不得已的苦衷:自己还不知死在哪里,母子两人怎么能够两相保全?诗人通过这个场面的描写,揭露了在军阀混战下民不聊生的现实。 后面六句由所见转写所感。诗人听了妇人的话十分不忍,只得驱马离开,向南登上埋葬汉文帝的霸陵高地,回首遥望长安,深深领会了《下泉》诗的作者思念贤明君主的心情,不由得叹息伤心不已。“下泉”是《诗经?曹风》篇名,旧说《下泉》是曹人思念贤明君主的诗。这里诗人说领会《下泉》,实际是怀念太平盛世的文景之治,希望有文帝那样贤明的君主来治理天下。 本诗叙述离京赴荆途中的所见所感,反映了人民在战争中流离转徙,饥饿死亡的悲惨情景,揭露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。 本诗主要艺术特点: 1.叙事有序,叙中有情。头两句先交代全诗的背景,也就是诗人离京避难和所见惨象的来由,接着引出诗人离京送别的场景,由离京又写出途中所见的悲惨景象,最后由景到情,以“南登”四句慨叹当时朝政的衰败,回应篇首,并透露出诗人对明君盛世的向往。在叙述中诗人带有强烈的情感,开篇两句,语即愤慨;接下四句虽写离别,而悲恋之情充溢;写出门所见更是悲愤不已,故“不忍听”。从个人流离之痛,看到人民流离之痛,而又从政治高度表现了对衰败朝政的哀痛和对明君盛世的向往,从而使此诗具有较强的思想性。 2.用白描手法写所见。诗人在诗中展现了“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”的悲惨图景,同时集中描写了一个饥妇人“抱子弃草间”的事件,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军阀战争的残暴和人民的苦难,给读者留下了惊心怵目的印象,显示了此诗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。
【重要提醒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