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析拜伦短诗的创作主题
摘 要:乔治·戈登·拜伦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,他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人物。他的短诗因其情感的真挚、语言的优美、艺术的高超等彰显着迷人的魅力。本文试从拜伦的短诗入手,探析其短诗的创作主题,从而加深对拜伦短诗的理解和研究。 乔治·戈登·拜伦(George Gordon Byron,1788–1824),是19世纪西方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,也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坛当之无愧的诗歌帝王,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诗歌遗产。拜伦的短诗多集中于爱情、过去时光、生命、死亡等主题,不难发现,这和拜伦在剑桥大学时酷爱历史和文学有关,这些主题在拜伦的短诗中经常出现,成为诗人抒情的绝妙领域。 一、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爱情主题的选择为拜伦短诗的抒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,也成了拜伦一开始创作诗歌时经常涉笔的题材。在1807年拜伦十九岁时,自己的第一本诗集《闲散的时光》出版,其中一首《给M.S.G.》的爱情短诗堪称抒情的名篇,“要是我梦见你爱我,你休怪,休要迁怒于睡眠;你的爱只在梦乡存在,醒来,我空余泪眼”,诗人对化名为M.S.G的美人一往情深,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爱意,梦境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,以至于诗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入睡,“睡神!快封闭我的意志,让昏倦流布我周身;愿今宵好梦与昨夜相似:像仙境一样销魂”,这就是年轻的拜伦勋爵对爱情的向往,情感唯美真挚,动人心弦。可是无奈啊,这种少年的单相思也许只存在于美梦之中吧,而梦终究是要醒来的,诗的第5节就写出了这种境况——“梦中,也许你笑口微开;莫说我受罚还不够——入睡,被美梦欺哄;醒来,这苦刑怎生忍受!”在《雅典的少女》、《想从前我们俩分手》等短诗都是抒发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失恋的迷茫。 二、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是拜伦短诗抒情的另一主题。《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》是追忆过去时光主题的代表诗作,本诗共7小节,开篇即直抒胸臆,“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,仍然居住在高院的的洞穴;或是在微醺的旷野里徘徊,或是在暗蓝的海波上腾跃”,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诗人继承了伯祖父爵号称为第六代拜伦男爵,还获得了纽斯泰德寺院、罗代尔房产以及2000多亩土地,可诗人宁愿“命运呵!请收回丰熟的田畴,收回这响亮的尊荣称号”,“我只求让我重新领略我从小就熟悉的古国风光”,这就是拜伦的性格和特有气质,敢于在诗中大胆地抒发自己对所谓“爵位”“荣誉”的不满,犀利地斥责当时为人们看重的门第、权势、财富。诗的第7小节“但愿能给我一双翅膀,像斑鸠飞回到它栖息的巢里,我也要展翅飞越穹苍,飘然远引,得享安息”,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。当然,在《赠一位儿时的旧友》、《勒钦伊盖》等著名短诗中都有对过去时光的描写,表现诗人珍视过去、怀念往昔的真挚情感,这不得不说是拜伦纯真情感的表现。 三、对死亡的情有独钟 拜伦短诗还对死亡主题情有独钟,14岁时写的《悼玛格丽特表姊》,是一首悼亡诗,也就是说是关于死亡主题的。开头是对墓地环境的描写,“晚风沉寂了,暮色悄然无声,林间不曾有一缕微风吹度”,诗一开始设置了压抑忧伤的基调,仿佛让读者置身于“晚风沉寂”的暮色之中,极具感染力。接着诗人写到“这狭小墓穴里偃卧着她的身躯,想当年芳华乍吐,闪射光焰;如今可怖的死神已将她掳去,美德和丽质又岂能赎返天年!”这是诗人在对玛格丽特的怀念和追思,写出人生的幻化无常、生命的可怜娇弱;但是拜伦绝不将笔端停于此处,而是笔锋一转,反问上苍——“只要死神懂一点仁慈,只要上苍能撤销命运的裁决!吊客就无需来这儿诉他的悲思,诗人也无需来这儿赞她的莹洁”,这是诗人对上天的控诉,为何美好的人总是短暂的伫于人间?第4节诗人已然从悲伤中走出,“为什么要悲恸?她无匹的灵魂高翔,凌越于红日赫赫流辉的碧落”,诗人并没有沉湎于过度的伤痛之中,而是写出自己对表姊“美德的怀想”,这种怀想“盘桓在它们惯住的心田”,这就是拜伦诗的艺术魅力之所在,可以将悼亡诗写出生命的希望,让人们在悼念中默守生的信念,给人以活下去的勇气。 四、结语 鲁迅曾称拜伦为“浪漫派诗歌宗主”,拜伦的短诗虽不如他的长诗那样洋洋洒洒,汪洋恣意,纵横捭阖,但细细品来,却也精致完美,颇具深意。短诗的主题集中于爱情、时光、生命、死亡等和人们息息相关的题材,时而洋溢着奔放的热情,时而诉说着忧愁的哀思,时而议论着变幻的人世,处处浸润着诗人敏感的内心和爱僧分明的深沉感情。品其短诗,犹如品尝一杯杯精心酿制的美酒,愈品愈见其醇香。当然,在对这些题材进行诗化处理时,诗人往往加入环境描写,由触景生情到直抒胸臆,一气呵成,行云流水。诗人对爱情、时光、生命、死亡、人世等的看法也就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化在诗的意境之中了。 总之,若论拜伦短诗的艺术魅力,则必然谈及短诗涉及的主题,正因为诗人选题的独具匠心,平凡真挚,才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,引起读者的共鸣;精妙的选题加上诗人天才般的文思,美妙的语言,流畅的叙事使拜伦的短诗处处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。 参考文献: [1] 拜伦著,查良铮译.《拜伦诗选》[M].上海:上海译文出版社,1982. [2] 拜伦著,杨德豫译.《拜伦抒情诗七十首》[M].长沙:湖南人民出版社,1981. [3] 梁工主编.《拜伦雪莱诗歌精选评析》[M].开封:河南大学出版社,2006. 作者简介:杜永腾,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: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。
【重要提醒】